沙河风范
发布日期: 2023-08-31 22:16:21 来源: 三门峡网


(资料图片)

卢氏县沙河乡给自己的定位是“传学古镇·从容沙河”,这八个字前一半里有故事,后一半里有风范,我们就从这里开始今天的文旅之行。

沙河之谓“古镇”,至少要“古”到春秋战国时期。在卢氏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最初活动着与黄帝轩辕氏同时代的尊卢氏部落,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化,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变成了卢氏邑(邑,指小的邦国或城市)。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》中说:“卢氏,古邑名,战国韩邑,在今河南卢氏县。”《古本竹书纪年》有“晋出公十九年(公元前456年),韩庞取卢氏城”的记载,这是古籍当中较早提到“卢氏”者。卢氏邑的治所就在三角城(即今天沙河乡三角村及周边区域),这是当地学者多方考证后得出的切实结论;距三角城不远还有青石关,很可能是古代保卫城邑的屯兵之处。

至于“传学”二字,则有一个与孔子相关的传说。据《卢氏县志》记载,孔子周游列国时,曾携弟子颜回等人到卢氏沙窝川(今沙河乡)探访,并在距离沙窝川东数公里的一个村子里为当地的生员们讲学,还留下了不少书简供大家研读。后来这个村子就改叫“留书村”,村子所在的那道岭就被称作“留书岭”;此外,沙河还有一个村子叫“颜东村”,据说与颜回颇有关联。笔者起初也对孔子师徒不去别处而是单单到沙河心存疑问,现在联系上文想来,人们但凡到一个地区,奔着其政治经济中心去,应该是第一选择,这也就把孔子的行程轨迹解释通了。

留书岭不仅承载着历史传统,如今更是成长为光彩照人的新的文化圣地。建成于2020年7月的“留书岭翰园小碑林”有很高的艺术水准,十分值得朋友们前去瞻仰一番。碑林有人物浮雕106块,涉及古今中外各个时期、各个领域的历史名人,惟妙惟肖,仿佛和游人做着跨越时空的对话;有书法碑刻436块,涵盖真草隶篆各种书法范式,由8位行家里手耗时7个月一笔一画雕刻而成,充分展现了汉字书法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魅力。这些碑刻的内容也都是不同时代的名篇,让人在赏析时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。小碑林虽在深山僻远之处,但其文化光芒难以遮掩,笔者甚至认为这是历经2500多年后向先圣孔子的一次庄重致礼。

也许是受了沙河厚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,该乡的张家村以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、留存有序的历史沿革、独特的民风民俗等被住建部等六部门列入“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”。比如这里的民居就颇具豫西特色:筑石为基、夯土为墙,蓝瓦覆顶、格木作窗,架人字梁以拱房坡,立木明柱以出前檐。更重要的是,村里如今依然生活着很多原住民,其浓厚的烟火味和人情味把“传统村落”的灵魂进行了生动的活化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该村杨家组的村口有一棵被称为“核桃王”的核桃树,相传是华佗为了用核桃仁给老百姓配药治病,几经曲折从西王母处讨得种子并亲自培植的,当然今天更成了远方游子们乡愁之所系。

当这些文化基因悄然融入当地人的生产生活,就连这里的农事活动也有了别样的风范。沙河是全省数一数二的烟叶大乡,周家村、大王村等一批村子也都有几十年的种烟传统。开春之后,随便走进一个村子,你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。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田成方、树成行,这里的烟田往往都在青山环抱之中。它们随形就势,在高低错落中延展开去,恍如铺陈在山间的立体拼图。田里的树木也不加人工,东一株、西一簇,仿佛给宏阔的画布作的补白。其中最可称道的是起垄覆膜后,田野里似有一条条玉龙俯卧,亲临其境后你一定会明白“鳞次栉比”这个词的真正含义。当然,摄影家们绝不舍得让这样的美景闲置,每年这个时候,来此采风的人都络绎不绝。

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,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。根植沙河这片热土上的文化潜流历经千年依然不绝如缕,而且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范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乡村振兴宏伟事业的不断推进,这里定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文化之花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文章

热点图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