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,山东青岛的解先生高兴地将自己刚拿到的补偿款1.1亿元存在山东青岛某银行,当天下午便发现公司账户的款项被全部清零。
解先生找到银行质问钱款去向,老熟人姜行长竟然说:是我们,帮你还债了。解先生对此非常气愤:什么时候还债是我的事,银行只需要帮我保管,没权利挪用。
自己的钱被银行私自挪到九个账户中。虽然其中有八个是自己的债权人,但还有一个竟是银行的私有账户。解先生当即将银行告上法庭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像解先生这样的事情,是否已经成为了普遍问题?银行究竟有没有权利擅自挪用解先生的个人财产?而解先生的钱款是否还能够追回?
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故事的经过。
山东青岛的解先生成立了一家正规的“嘉莉宝”家具公司,其主营业务是出口家具。解先生非常具有经商头脑,随着他生意的逐渐壮大,公司年产值的鼎盛时期,甚至达到了6亿元。20年来,解先生公司的发展对当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,解先生本人还曾担任过两届人大代表。
但是这两年公司内部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一些问题,经营变得不太景气。解先生陆续向一些银行和公司办了一些贷款,眼看贷款快要到期,而自己无钱可还,解先生犹如热锅上的蚂蚁。这时,突然天降了一个好消息,解先生家具厂的所在地将要被政府征收,用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。这笔救命的拆迁款在和政府的协商下高达1.7亿元。
解先生在青岛某行姜行长的最高接待下,办理了1.1亿的转款,剩余的6000多万仍在协商中。相关手续办理完后,解先生在银行周围吃了点饭,想要打开手机看看这笔钱,结果怎么都打不开“U盾”,解先生以为是手机软件出了问题。
而公司的两名财务人员在解先生的授权下,准备取出部分钱款用于公司经营,却被告知解先生的“U盾”被锁定了。“U盾”是保证网上交易真实性和保密性的一种工具,只有把密码连续输错6次才会被锁定。而解先生连它都没有打开过,就被告知锁定了。
解先生越想越不对劲,当即去查了自己的银行账户,结果发现账户里面的1.1亿元被清零了。于是便火急火燎的找接待他的姜行长去了解事情原委,但是姜行长并没有当面的解决他的疑惑,只是说再去询问一下相关人员。解先生天真的以为是转款过程中出了差错,钱款被退回了来源地,便立刻找到政府询问。相关部门回应当天就把1.1亿拆迁款汇到了解先生的个人账户。
此刻的解先生才明白自己的财产被银行私自转移了,当即报了警。在警察的帮助下,解先生找到了钱款的去向,当看到银行的流水记录时,解先生十分气愤。这1.1亿元被分别打给了9个银行账户,而这9个账户中有8个都是解先生的债主,剩余一个竟然是银行的私人账户。随即解先生就找到专业的律师,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追回钱款。
其中一个债权人乔先生称,两人的贷款及还款时间都已商定完毕,没想到竟然将钱提前打过来了。解先生表示自己不知道,姜行长是如何知道自己与乔先生之间的债务及具体款项的。而且用公司账户直接将钱转到个人账户,却没有任何相关的经济往来的票据这波操作令人不解。
姜行长把这些问题推给镇领导李某某,而当解先生找到李某某询问时,他又把问题推给姜行长,两人就这么互相推脱,解先生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正面的回复。解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放出与姜行长的录音,大致意思说解先生对她的举报行为是不妥的。
解先生一直坚持,欠债还钱都是他自己的事,目前这些钱想先用于公司运转,之后再进行还钱。银行行长未经过解先生同意就将其钱款拿去还债,已还到债主的钱款无法追回,而解先生仍想要为这件事讨要说法。银行这种未经过本人同意私自挪用他人财产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?储户将钱放在银行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?这些都是我们当下最应关注的。
小编结语
解先生在青岛某银行存款1.1亿元,当天下午就被全部转走,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由于这些被打款的账户大部分是解先生的债权人,解先生最终也没有将钱款全部追回。
事情已成定局,结果也无法改变。而解先生因为资金的周转问题,公司的运营方面又出现了问题。
这件事情提醒了所有在金融领域的相关人员,要合法的行使其权利,注重保证储户的个人隐私,确保储户的资产安全。
储户们在存款时也要擦亮双眼,留意合同上的各类款项,以防遇到欺诈行为。这件事依然存在着许多的疑点,解先生的钱款被转移是属于个例,还是众多银行的普遍行为?储户们将钱存在银行是否可以得到安全的保障?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。好在法律公正,姜行长也得到了法律的制裁。
关键词: